一、共同战“疫”,领导高度领导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旅游与外语系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指挥、积极部署,迅速建立有效的统筹规划工作小组,四级联动,自上而下,迅速汇聚起防控疫情斗争的强大力量,决心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统一指挥下,我系全体师生各司其职,协调联动。

二、共同战“疫”,辅导员在行动
在学院的统一安排指导下,我系辅导员对各班学生展开了详细的摸底排查工作,通过QQ、微信等通讯平台对重点地区(湖北、广东、浙江、信阳、南阳、周口、驻马店、商丘)学生的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进行逐一统计,对全体学生构建“学生-寝室长-班委-班长-辅导员”防控管理体制,统计每位学生和家人每日身体状况并要求如实上报,逐级上报,在未开学时坚决不允许提前返校。同时,辅导员及时发声指导、关注学生们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渠道,平稳学生居家情绪状态,沟通学生干部,及时将有关疫情的最新信息推送给同学,全面关心学生及家人身心健康。



三、共同战“疫”,青年学子显担当
杨亚茹,体育旅游与外语系2017级体育英语专业在读学生,共青团员。
寒假返乡不久,杨亚茹同学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便向家人和邻居宣传此次疫情严峻性,教大家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和一些有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措施。在其积极带动下,杨亚茹同学的父亲主动在村里组建疫情防控小队,主要工作内容是,小队成员每天轮流在村口、家门口值班;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及时制止本村人不戴口罩乱走动行为;给乡亲讲解疫情发展现状和防控状况,稳定村民情绪。杨亚茹同学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我更有义务和责任为社会,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


李静超,体育旅游与外语系2017级体育英语专在读学生,共青团员。
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每天被确诊的人数不断上升,全国上下齐心抗疫。农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也不甘示弱。自从李静超同学家乡(驻马店市上蔡县大路李乡陈桥村)开展新冠肺炎防疫管控以来,李静超的父亲响应国家和村委会号召,在村里开通的疫情防控点进行义务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李静超深知在国家危难时是国家最需要我们出一份力的时候,一直跟随父亲在本村开通的疫情防控卡点处值班,认真做好基础防护工作,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向村民们普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知识。平常的主要工作是管控进出人员;检查进出人员是否戴口罩;检查身份证,验证身份信息;测量体温;给进村的人员和车辆消毒等。要求本村人必须戴着口罩、拿着书记开的出村证明、测量体温正常后才能出去,外村人一律禁止入内。李静超同学表示“疫情防控非常重要,我们也非常严格,每天都认真工作,没有半点马虎,只希望疫情赶快好转,人们身体健康。”

赵陈清,体育旅游与外语系2017级体育英语专在读学生,共青团员。
在她的《我家的抗疫故事》中讲述到“……爸爸是基层干部,自疫情发生以来,乡镇政府及时组织各项工作,我的爸爸也分配有工作任务:包村工作,确保及时掌握汇总上报村民的各项情况。由于在异地,爸爸只能电话办公,跟村干部联系,实时掌握最新情况,如实汇总上报情况。他作为普普通通的一员,认真严谨地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就是对组织对人民的交代。
我的哥哥也在加班加点,为“疫情”防控作出努力。听从上级指示,完成工作任务。哥哥的单位分组进行城区疫情防控督查工作,巡查城区,查看城区人员流动情况,店铺情况,各劝返点人员值守情况,街道有无流动摊贩,对流动的摊贩进行劝返。前往城区各防控点督办审查,详细询问防控措施和开展情况,查看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每天巡查,三天一轮流,只有监督到位,防控工作落实到实处,人民安全才有保障。
我是一名90后,在力所能及的竭尽全力。作为班干部,执行院系任务,及时通知全班,认真统计,详细询问,确保掌握每一个同学的详实情况;作为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防控疫情宣传活动,参与拍摄为武汉加油的视频,认真参与组织防控疫情活动,鼓励同学们参与到为防控疫情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看到新闻中世卫组织总干事访华的新闻,听到王毅外交部长发言、传递中国声音,总干事积极评价中国抗击疫情。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也更加燃起了对翻译的热情,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范围里为中国发声。始终坚持“停课不停学”,心怀梦想,认真翻读翻译理论书,希望未来我也能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