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祥蛇耀春阳,佳作谱新章 | 旅外系学子欢欢喜喜过新年(一)

    发布日期:2025-02-13 作者: 点击:[]

    瑞雪送冬暖蛇舞,新桃贺岁蛇年临。值此新春佳节之际,为了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旅游与外语系开展“祥蛇耀春阳,佳作谱新章”2025新年主题活动。

     活动期间,学生们积极开展“写春联、贴春联、剪窗花、制作花馍、包饺子、剪纸艺术和打扫房屋”等传统活动,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浓浓年味,更是温馨定格了阖家团圆的欢乐与幸福。

    面香里的团圆

    22级英语1班刘家伶


    “小闺女,面醒好了,来做花糕吧。”姥姥洪亮的一嗓子把我从房间里喊出来,掀开盖着面盆的笼布,一股混着老酵头酸香的麦香裹着水汽扑到脸上。正值清晨,姥爷微微佝偻着背,仔细将柏木案板擦得锃亮,这块用了三十年的老物件泛着温润的光,细看还有深浅不一的刀痕,一道一道像刻着时光的年轮。

    我学着姥爷的样子卷起袖子,把长发利落地甩在背后,却总往肩上滑。姥姥笑着用黑头绳用手梳起我的头发扎紧,手上的老茧蹭过手腕,像在石碾上骨碌碌滚过的谷粒。那边,姥爷也没闲着,“啪”地把面团摔在案板上,震得笸箩里提前准备好的干枣簌簌轻跳。这和面讲究"三光"的功夫,是姥爷凌晨五点起来揉的,掺了传下来的老酵头,面盆里鼓胀的面团像吸饱了的胖娃娃。案板上堆着雪白的面粉山,细看还掺着些许金黄的玉米面,像窗棱外簌簌的初雪——这可是姥姥的秘方。

    “瞧,这面多筋道。”姥姥捏起面剂子的手像灵巧的云雀,食指关节处有道月牙似的疤,还是年轻时给生产队做面塑时留下的。她教我搓面团的力道:“搓面团要注意啦,手心得留三分空”。绕成环状时姥姥按住我的手腕,笑道:“留个口,福气才能顺顺当当进来。”说话间她轻巧地用竹筷夹起面团塑形,剪刀“咔咔”两下,面团就成了甩尾的鲤鱼,两颗泡发的黑豆嵌作眼睛,鱼鳞是剪出的波浪纹。

    我学着姥姥的手法揉捏,可手里的面团总不听使唤。想捏个寿桃,倒像圆滚滚的包子;要卷个鱼,却变成了头重脚轻的胖头鱼。姥爷不语,一下一下揉着面,忽然给我递过来根发亮的骨签:“刻纹要顺着面筋走。”他手背上凸起的青筋像老枣树的枝桠。我试着在面团上划出叶脉,姥姥随着我的手往纹路里填了泡软的红小豆:“老辈子常说啊,须得提前泡豆,才能甜。”

    厨房里蒸汽氤氲,笼屉摞得比姥姥还高。姥姥踮着脚往上层放花糕,不忘念叨:“记得,大火蒸三刻钟,中间不能掀盖”姥爷坐在槐木摇椅上,过一会背着手来厨房瞅一眼,蒸腾的热气在他黝黑的脸上翻滚,额头的汗珠顺着皱纹映着琥珀色的光。

    开笼那刻,白雾裹着甜香涌出来,灶台上的盐罐子都蒙了层水汽。姥姥的花糕鱼鳞分明,尾巴翘得能挂灯笼;我做的小牡丹花瓣有些歪斜,倒显出几分可爱。最顶上是个咧嘴笑的娃娃,那是姥爷的绝活——面团在他粗糙的掌心一转,拇指在腮帮一按就成了酒窝,点睛的黑芝麻要蘸着香油按进去才不脱落。

    “以前可不常吃这个,上工回来有热水就着热乎的吃点,火灭了就噎两口冷馍,过年凑起来才有机会做个……”姥姥突然说道,布满皱纹的手指抚过花糕上的金丝小枣。“现在不图这个了,就图个团圆。”她苍老的声音混着面香,把一代又一代的故事揉进新和的面团里。姥姥又往我嘴里塞了块面鱼尾巴,热乎乎的,香喷喷的。供桌上的烛光跳动着,在花糕的褶皱里投下细碎的光影,把红枣木柜子都映得生出了暖意。我望着供桌上热气袅袅的花糕,忽然懂得姥姥说的“福气”——原来是面粉沾在睫毛上的毛茸茸的痒,是蒸汽模糊了窗花的朦胧,是三代人手指的温度在面团里悄悄相逢。

    窗外的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正是腊月里的初雪。阳光斜斜地照在厨房的窗上,把新贴的剪纸透着映在面案上。面香裹着枣甜在空气里浮沉,笼屉边的水珠啪嗒啪嗒往下掉,和着檐角麻雀的啾鸣。姥姥点起蜡烛,将热腾腾的花糕和新鲜的脆梨整整齐齐摆上供桌,又开始絮叨明天的祭灶。我沉浸在这年关将近温暖的氛围里,忽然明白这笼花糕里藏着的密码:是面盆里代代相传的老酵头,是姥爷掌纹里渗进面团的岁月,是刻花时红豆排列的星象图。那些被现代人遗忘的仪式感,正通过指尖的温度,在蒸汽朦胧的厨房里完成着最生动的文化传承。

    暮色渐浓时,外头响起零星的爆竹声。供桌上的花糕渐渐凉了,可那些藏在褶皱里的文化基因,正随着蒸汽渗入新一代的血脉。


    我的家乡商丘的非遗春节:文化传承与年味儿的盛宴

    23级英语1班孙帅其

    在2025年的新春佳节,我的家乡商丘这座承载着华夏文明与厚重历史的古城,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春节盛宴,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作为河南省“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的重要一环,商丘以其独特的非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一、传统活动与美食

       商丘的非遗春节,从火神台庙会开始 便高潮迭起。火神台庙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商丘人民对火神阏伯的敬仰与祭祀,更是新春祈福、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庙会期间,火神台景区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舞龙舞狮、麒麟舞、肘歌等非遗民俗表演轮番上演,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动作矫健有力,将传统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英歌舞、麒麟舞与肘歌三大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激情碰撞,更是让现场游客大开眼界,掌声雷动。


       除了精彩的非遗表演,火神台庙会还汇聚了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美食。面塑、泥人、剪纸、木版年画、糖画等非遗展示琳琅满目,让游客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亲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商丘地方特色美食如马蹄酥、豆腐干、糟鱼、糖葫芦等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满足了游客们的味蕾享受。

    二、家乡的“春”味

       此外,商丘古城也在这个春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古城内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游客们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可以欣赏到剪纸艺人的精湛技艺、糖画师傅的栩栩如生作品,还能参与到舞龙舞狮、高跷、竹马旱船等民间队伍的民俗巡游表演中,感受那份热闹与喜庆。


        在商丘的非遗春节中,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也成为了一大亮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迎春灯会、裸眼3D表演等活动,为游客们带来了更加震撼的视听享受。而商丘市文旅 部门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宣传商丘的非遗文化和年俗活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三、总结与感受

       通过这次“走、访、拍、讲、写”的主题实践活动,我对家乡商丘的非遗春节有了新的认识,商丘的非遗春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也能在热闹与喜庆中寻找到那份久违的年味儿。这个春节,商丘以非遗为媒,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老家河南的非遗之美,传递了商丘人对生活和节日的祝福与热爱。

    春节非遗——打铁花

    24级英语3班邢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开封,每逢春节,总会有火花相伴,打铁花早已是我们过春节的必备品。

     “火舞扶桑以日光,红霞照地浩浩宏”,在古代,火是神圣,它,代表的是盛世,是安康,是神灵的化身。人们常常以火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而打铁花就成为春节的重要仪式之一。

       打铁花源于北宋,盛于明清,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在春节或其他重要节庆时,炼铁工匠用炽热的铁水击打出满天火花,在夜空中绽放出一幅幅美的画面犹如繁星坠入人间,场面蔚为壮观。

       听家里老一辈的说,“打铁花”取“铁花、铁花、铁定要发”和“打花、打花、越打越发”的美好寓意,借此来表达人们祈福消灾、祈福求财的愿景。百姓通过打铁花,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富贵吉祥,据传,打铁花可驱鬼避邪来观赏打铁花的人也可去除身上的邪气。

       春节期间,我与家人一起观赏打铁花早已成了刻在骨髓中不可更改的习惯。我从第一次看见打铁花便被这满天的星火所震撼,当时只是觉得这铁水在空中化作万千朵绚烂的铁花,在空中绽放出一幅幅壮美的画面,犹如繁星坠落人间。

       家中的长辈总是对我说:打铁花打的是人们心中的期盼,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那时的我眼中装满了灿烂的星火,根本不曾体会,但现在再一次观看,心境早已不同,也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体会。

      “一勺铁水千束花,灿灿火光映中华”,非遗打铁花穿越千年,它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在铁花的飞溅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听到了岁月的低语,这是小时候的我不曾领悟的。

       或许,我无法与古人感同身受,甚至无法与小时候的自己共情,但是我们对新年的期望同样真挚热烈。夜幕降临,火光四溅,犹如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绚烂而短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古人的浪漫如此简单,这份浪漫,飘啊飘,飘过了历史长河,落入我们眼中,掀起一点点涟漪。

       看啊,春节特供的铁花已经开始,“火星燃起夜空破,火轮飞旋银花开”,舞台的师傅们搅动着炉中的铁水,手持花捧,将滚烫的铁水留出,只那么像空中猛的一挥,一击打,一腾空。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银瓶炸裂,星光万点,灿烂的铁花在夜空中绽放,如点点火光,如点点萤火,仿佛宇宙中所有的星辉汇聚于此,撒下满天祝福。

     当夜空寂静下来,回到家中,门口的红灯笼,门上的对联,窗户上的窗花,推开门,家里的欢声笑语,这一刻新年悄然而至。

    这是开封的春节习俗,是伴我长大的烟火。打铁花,打的是人们的期望,是喜悦,是欢乐,但这盛大的烟火飘向的是烟火下的我们,烟火下的我们举杯欢乐,欢声笑语,这一刻才是人间烟火,是新春佳节。


     春节,是岁月的坐标,是阖家欢聚的时刻,是万象更新的起点;每个人的欢声笑语中带着最质朴的情感,最温暖的期盼,最真挚的祈愿,汇成了大家最美好的新春图景!


    上一条:祥蛇耀春阳,佳作谱新章 | 旅外系学子欢欢喜喜过新年(二) 下一条:体育旅游与外语系团总支召开第十七届团学第四次例会暨团学工作总结会议

    关闭

    Copyright © 2022 tylyywyx.peczzu.edu.cn reserved.  
    豫备ICP234543号   版权所有河南体育学院体育旅游与外语系